中国信通院:虚拟(增强)现实技术与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报告简介
虚拟(增强)现实是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关键领域,具有应用空间大、产业潜力大、技术跨度大的特点,对带动核心元器件、泛智能终端、网络传输设备、云设备、电信服务、软件与行业领域信息服务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具有较长历史,但实际刚刚新兴的产业,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轨道尚未完全定型。从关键技术上看,以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制作为主的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从产业构成上看,虚拟现实产业体系依托器件/设备、工具/平台与内容/应用,相比较为成熟的智能终端,虚拟现实产业体系类似,实则差异较大。从发展趋势上看,感知交互和内容制作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本报告从缘起背景、特性分析、技术分析、产业分析和问题与建议几部分对国内外虚拟(增强)现实展开深入分析。在技术方面形成以近眼显示、感知交互、渲染处理、网络传输和内容制作为主的关键技术体系,在产业方面对知识产权、投融资分析、生态要素、国内外差距、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明确产业发展趋势,把握国内产业技术发展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报告目录
一、缘起背景
1.1 发展背景
1.2 兴起动因
1.3 市场现状
二、VR特性分析
三、技术分析
3.1 关键技术界定及视图
3.2 近眼显示
3.3 渲染处理
3.4 感知交互
3.5 融合创新
四、产业分析
4.1 专利储备
4.2 产业发展趋势
4.3 移动VR生态及关键要素
4.4 国内外产业差距
4.5 VR/AR应用
五、问题与建议
5.1 问题与挑战
5.2 发展建议
附录
图目录
图1 虚拟现实由来已久
图2 VR与其他重点领域的关联
图3 VR三大终端形态
图4 三大阵营厂商
图5 VR特性总结
图6 VR图像方面特性总结
图7 常用分辨率情况
图8 VR声音方面特性总结
图9 VR眩晕两大因素
图10 全球VR专利技术标签云
图11 VR/AR关键技术体系
图12 AMOLED相比LCD在VR近眼显示优势
图13 折叠屏的主要实现形式
图14 柔性显出触发全新技术体系
图15 光场显示效果
图16 GPU成为芯片领域投资研发的重点
图17 传感融合技术成熟曲线
图18 有标识追踪
图19 图像识别技术发展路线
图20 VR/AR对人工智能的潜在影响
图21 各类技术呈现融合创新发展态势
图22 “混合物”式融合创新
图23 “化合物”式融合创新
图24 各大VR重点单位各年技术专利申请
图25 VR/AR专利在全球申请量分布情况
图26 VR/AR专利在重点企业与市场申请分布情况
图27 全球VR/AR专利在重点申请人情况
图28 VR/AR产业链视图
图29 Google VR产业布局
图30 近眼显示不同技术规格屏幕市场情况
图31 得益于VR等新兴市场,GPU逆势上涨
图32 2015年全球GPU等市场份额情况
图33 全球VR各细分领域专利申请情况
图34 2020年全球VR细分领域软件市场营收
图35 全球VR各细分领域投资份额
图36 拍摄方式变化示意图
图37 现阶段多数VR影视主要呈现形式
图38 中、美、日、韩VR专利申请数量统计
图39 关键厂商专利申请数量统计
图40 VR内容分发、变现与支付
图41 Gartner VR/AR技术成熟度曲线
图42 VR/AR产业发展历程及展望
图43 国外渲染企业代表产品布局
图44 Daqri——VR/AR+工业
图45 Pokemon火热的同时社会安全风险加大
图46 High-Fidelity VR社交
图47 Buy+示意图
图48 VR技术呈现双刃剑现象
图49 VR光辐射评估分级
图50 VR发展特征
图51 VR典型企业专利布局
图52 AMOLED专利申请人情况
图53 三星柔性AMOLED专利示例
图54 VR全景相机专利示例
本报告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团队编写成稿,于2017年10月发布,欲了解报告详情或获取该份报告请联系:黄先生 010-62301216/4002,邮箱huangshubo@caict.ac.cn。或者添加微信:
校 审 | 陈立娜 路凌霄
编 辑 | 贺璐婷
推荐阅读
中国信通院:95及106号段码号资源占用情况报告(2017.9)
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报告~